近年来,人工智能已广泛融入社会各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变成必须面对的课题,与此同时,技术的发展已全方位渗透到人类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之中,数字化转型也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在于如何实现高质量的转型。

一些规律性强、重复性高的工作正面临被取代的危机,这无疑对未来的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也对教育提出了挑战。教师职业面临巨大挑战。如果学生通过AI助教、AI助学系统就可以完成学习,教师的价值何在?显然,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掌握人工智能并熟练应用人工智能的专业人才,可能才更具存在价值。其他行业亦然,没有破产的行业,只有破产的企业和失业的个人。行业或许永远存在,但企业和个人若想生存,必须适应发展需求,企业需提供适需产品,个人则需具备不可替代的技能与能力。

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若学生沉溺于用其生成答案,思维与实践能力将大大弱化,可能导致个人素质下降甚至整个社会的异化倒退。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人工智能,了解人工智能的原理与应用,利用其创造性来解决问题,而不要包办代替。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因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存在瑕疵,如果缺乏深厚的知识积累与思辨能力,恐怕难以辨别。教育作为关键任务,教师与学生都必须具备这种能力,避免“以讹传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时代并不排斥知识积累,而是更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善用人工智能,以推动其发展。在人工智能时代,一定要思考怎么样让学生们了解人工智能、用好人工智能,在此基础之上,使自己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更上一层楼。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的数字化转型应有两点认识:首先,高校数字化转型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大突破后呈现的必然趋势,是与生产力发展息息相关、与高校发展息息相关的大问题。其次,数字化转型应成为大学深化教育改革与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和核心驱动力。

高校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体现在对现有各种管理、服务流程的数字化上,更体现在教育理念等教育深层次内涵的转变上。在数字化的赋能下,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都要实现转变。我们要认识到,数字化是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驱动力。特别是在AI大突破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把数字化的核心驱动力用好。

高校要认真思考人才培养新模式:我们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如何适应数字时代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学教育理念应该如何更新?这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途。总之,借助于数字化,高校要不断培育新的动能,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强核心竞争力,最终推动高等教育发生阶跃式的提升。

衡量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首先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观念是否实现了转变。如果教育观念没有转变,即便是应用了许多数字化手段,但头脑仍停留在传统教育的年代,这样的转型不是成功的转型。其次,对于高校而言,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数字化转变。过去提到数字化转型,人们往往想到管理的转型,这是远远不够的,数字化转型必须着眼于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

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思考采用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为此,我们必须在观念上将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学科体系建设结合在一起,以培养智能时代的人才为目标;同时要开发先进的系统和应用,开发更多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平台,促进教育形态和教育生态的改变。

掌握人工智能,意味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算法逻辑、数据模型以及技术架构。这并非易事,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储备,涵盖计算机科学、数学、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洞察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明白它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特征、进行学习和决策的。例如,在图像识别领域,了解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原理,就能明白为什么它能够准确识别出图像中的物体,进而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

然而,无论是拥抱人工智能还是推进数字化转型,都面临着诸多挑战。技术层面,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涉及到复杂的技术体系,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资金投入。同时,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企业和个人需要不断学习和跟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社会层面,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可能会导致一些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引发就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此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人和企业的数据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投入,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推动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企业应积极拥抱变革,加大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路径。同时,要注重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挑战,也是我们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行动,拥抱这场变革,掌握好、运用好人工智能,实现更好的数字化转型,共同奏响时代发展的壮丽交响,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变革,需要我们革新育人理念、升级办学路径、创新教学模式、转型学习范式、完善评价方式,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